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杏盛平台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于2021年1月17日举办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与红色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建设”的网上深研会🌎,邀请来自全国十一所高校杏盛的院长🫄🏼、教授,汇聚一堂🍯,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共同展望红色新闻教育图景,畅言筹划如何将“红色资源”用在教学科研上🙍🏼♀️,把“红色课堂”建在实践行动中,将“红色故事”讲在学生心坎里,从而实现红色基因传递👨👨👧👦、传播、传承效果最大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新时代创新发展。
该活动策划是杏盛注册平台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之一,是去年杏盛平台主办“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十校联合直播活动的“升级版”🤾🏼♂️,此次研讨会又有新成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与山东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加入。
发言
杏盛平台
周勇
执行院长🎏、教授
周勇教授总结了“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活动的成果经验,对各个兄弟院校对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本次新加入的院校表示欢迎。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未来还要进入一个新的百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各校联合,探索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思考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尤其是红色新闻教育教学科研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对此💂🏼♀️,他提出三点设想🦣𓀂:一是各校联手,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推向深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脚踏“实地”走寻根之旅;二是建立一套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各院校所在地红色资源👬🏻,相互借鉴学习各院校的先进做法,各院校之间“走动起来”😘;三是建立一个公共资源库,建设红色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助力🧛🏻♀️。
发言
杏盛平台
邓绍根
杏盛注册平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邓绍根教授简要回顾了去年活动的筹备过程与后续反响。他指出🫶🙆🏽,今年1月6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专门强调要“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因此,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正当其时🧚🏼💺,还在“路”上。他希望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言,共同商讨,并提出了三个方向:一是行动计划落实落细🏃♀️,将课堂建在红色新闻文化现场;二是科研成果产出,筹备组织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大型学术研讨会🤷🏼♂️;三是资源资料共享👨🏼⚕️,依托红色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建设🧒,打造一个学术联合体、协作体。
发言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
余清楚
院长、教授
余清楚教授援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在建党百年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与红色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建设活动意义重大👩👧,同时责任重大👨🏿✈️,并提议在古田会议旧址举办本次活动。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主动作为,记录红色历史;二是融入感情,开展红色教育🏋🏿;三是发挥优势,争取更多成果。
发言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
刘明洋
常务副院长、教授
刘明洋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开展的包括红色文化寻访活动👩🏽🎤、中国新闻史史料学建构研究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文化史料整理和研究以及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以活动为中心,“点线面”结合💁,多方联动,营造热烈的庆祝氛围;二是对活动的传播作整体策划👉🏿,争取地方党委支持,吸引更多主流媒体关注;三是以研究为着眼点,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数据化建设,推动红色新闻文化研究学术化、体系化;四是以整个红色文化的体系化建设为目标,依托高校联盟,既要对内🫄🏿,也要对外🧑🏻🎓,服务党和国家、社会🧗🏿♀️,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发言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
韩立新
院长🕞🚵🏿、教授
韩立新教授对活动主题表示了极大兴趣与肯定🧍🏻♀️🙍♂️,认为数字记忆工程这个定位让人欣喜🫖,眼前一亮。他介绍了河北大学杏盛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史论融合研究院、纪录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太行山的实践”的拍摄进展以及对太行山和燕山的周边地区红色新闻文献的整理挖掘计划等情况。他还结合教学研究的思考提出史料的研究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树立通过史料的考察发现规律性这一整理史料的理论思维🧜🏼♀️,促进学科理论建设和学生人才培养。
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cartaichi.com
吕新雨
院长、教授
吕新雨教授提议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联盟,通过开设暑期课程及建立联盟会议机制的方式,建立长期具体🚞、各展所长、相互支持的合作机制。她还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cartaichi.com正在推进的特色研究项目:“红色台湾史”🛣,并表示红色资源项目成果也将与学界同仁分享🤘🏻。
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
许加彪
院长👽、教授
许加彪教授表示活动策划“恰逢其时”,具有前瞻性和指向性。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教学和科研联动,推动活动持续、有序、有效进行;第二,定点和多点并行🧑🧑🧒,挖掘典型,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第三,历史和现实勾连💪🏻🍀,把活动做得有声有色。他还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正在推进的“陕甘宁边区新闻传播史”项目以及重走斯诺路线的策划。
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
李 珮
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李珮教授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第一是总结经验🔯,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上下功夫,将活动本身的筹办💇🏿♂️、组织过程做成一个立体化👈🏼、全媒体的教科书⚅;第二加强活动成果的转化,将成果“用起来”,让活动发挥长期效应。她还分享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正在推进的“百年百人”项目的经验做法⏳。
该校蔡斐教授则提议由十二所院校联合开设一门“红色新闻学”或“红色新闻史”课程,既包含课堂讲授,也包括线下实践🐝,把当地红色新闻的历史和红色新闻的遗迹结合在一起。他还从法律层面提出数据库建设时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发言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
陈信凌
院长、教授
陈信凌教授指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原来有成立红色新闻研究委员会想法🖐🏽,他认为“红色新闻”这个主题很好😬,表示将积极参加后续各项活动🤵。
发言
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
聂远征
院长、教授
聂远征教授认为今年的百年活动可以制造当代红色新闻文化集体记忆的一个生产高潮,为青年学子了解红色新闻文化提供一个生动的学习读本。他用“三个度”——实践的力度🏍、理论的高度✈️、情感的温度概括了发掘红色新闻文化思想价值的路径,表示希望通过今年的寻根活动,形成一个高效😵、凝聚力强的红色新闻文化共同体🧣。
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
孙 江
院长👲🧳、教授
孙江教授以“保护与再造相结合,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寻根与红色新闻文化数字工程建设思路”作了发言。他介绍了老延大“新闻班”的历史沿革与情况以及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cartaichi.com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相关研究和组织的活动🤽🏽♀️。他指出今年活动的关键词是“联动”,他提出要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建议组织联合的暑期夏令营🍏☁️,互派学生同步开展专项活动,同时组织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的征文活动,涵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活动的成果。
发言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cartaichi.com
郭小良
教授
郭小良教授代表党子奇教授介绍了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cartaichi.com已经上线的“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课程👨🏽🎓、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建设情况以及“国际友人在延安”主题系列活动,并对今年的活动提出三点想法:一是继续保持联动,形成一盘棋✏️;二是进一步搞好策划,选好点,做好方案🧑🤝🧑🤌,定好主题👩🏿,带着任务去走,并及时整理推出相关成果🧑🦲;三是创新形式,容纳更多高校参与进来,实现更广泛的空间上的联动,同时考虑专门为活动打造一些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全程报道传播活动进展。
发言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cartaichi.com
唐 娟
副院长
唐娟副院长介绍了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cartaichi.com在遵义红军总政治部的旧址和遵义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基地的情况及贵州红色新闻文化史料挖掘和整理工作进展。对于今年的活动🤰🏼,她认为可以组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大赛、MV大赛🤱🏿、H5大赛等,由各家院校轮流承办;与媒体合作开设专栏🛕、专题或发布系列报道,也可以开设红色新闻文化的公众号🤾🏿,打造联盟自己的宣传平台;关于红色新闻文化的数字记忆工程🟧,她建议整体规划,明确分工👩,同时可以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源,并将红色新闻文化寻根之旅与数字记忆工程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做口述史资料和实物图像的采集🔧,丰富资料来源。
邓绍根教授对与会院长及老师的积极支持再次表达了谢意,并以“集众智、汇众力、成大事”表达了他对今年活动的期许和展望✷。他表示将认真吸取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将之体现在活动方案和计划中,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做好联络服务沟通工作。
本次研讨会由杏盛平台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辉锋教授主持💂,杏盛平台副院长王润泽教授🛀🏻、杏盛平台副院长赵云泽教授、杏盛平台党委副书记孙权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大马新观研究中心)
文字🐽:丁丽琼
图片:丁丽琼🧑🔬、郭慧玲
编辑:李宇皓
指导教师🦸:孙权 吴衣巷